9游会·(中国区)官方网站
 
 

9游会海工装备篇——天津港保税区加速打造世界级海洋经济产业集群

浏览: 次    发布日期:2024-02-03

  9游会近日,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叠风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亚洲首套船用风力旋筒助推系统,在保税区海洋装备产业龙头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船舶动力技术在商用船舶旋筒风帆系统技术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对于推动船舶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叠风新能源于2021年落户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是一家集船舶节能减碳系统研发和制造为一体的清洁能源技术公司。其自主研发的DEALFENG风力旋筒助推系统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是国内首家获得船级社原理性认证的旋筒帆产品。该系统可通过马格努斯效应利用绿色风能为船舶提供辅助动力,可根据各类船型为新造船和改造船提供节能减碳解决方案,有效改善船舶能效指标,帮助船舶年节约燃油5%-25%, 提高船舶商业价值。

  2023年8月,叠风新能源中标海油工程“海洋石油226船”风力旋筒助推系统改造项目。“海洋石油226”船加装旋筒风帆后能够实现全生命周期受益,每年节油率约12%,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12吨。海油工程的这个项目首创功能性可拆卸底座9游会、一体化智能中控系统,自动获取航线风速和风向并调整旋筒风帆工作姿态,以获取最大动能,为船舶行业绿色发展和智能化操控提供一种全新模式。

  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海洋港口、岸线、码头资源条件优越,多重国家战略优势叠加,已先后获批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海洋油气装备、高技术船舶、海水淡化装备、港口航道工程装备、海洋能开发利用装备五大领域为主,涵盖“研发设计-零部件-总装制造-配套服务”的产业体系。

  作为海上油气工程建设的“国家队”,一直以来,海油工程持续提升海洋工程建设专业能力,提高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在国家发改委颁发的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名单上,海油工程在保税区临港区域建设的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榜上有名。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历时两年多,攻克10项“行业首次”技术,研发应用智能设备400余台套,这是一座以5G等技术“武装”起来的智能工厂,主要生产钻井平台等设备。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成为我国海洋油气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开始从工厂车间向物流配送扩面。他们正在研制海洋工程制造的无人驾驶叉车,通过在仓储、车间、总装等各作业点设立电子地图,规划车辆的行驶轨迹,替代人工运输,提高物流效率。“2024年,我们还将有50个单体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应用在海洋油气开发领域。通过新建智能生产中心、总装工位等,加快智能化改造的步伐。”海油工程天津建造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磊告诉记者。

  战略东移,向海图强。同年7月,天津港保税区在临港区域推动海洋油气核心装备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另一个基地——海油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设,这是我国首个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该基地由中国海油下属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打通各产业链场景和智能制造的数据壁垒,建成后将首次实现我国海洋油气装备从设计、制造、运行到检测、维保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生产运营,更好助力海上油田生产降本增效和绿色低碳。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保税区内海油发展装备制造业务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3年,保税区“大造船”产业强势崛起。4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包括建造2型16艘大型集装箱船,金额达21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12艘15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中的6艘由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天津基地建造;9月,大船天津为MSC地中海航运建造的16000TEU集装箱船首制船暨华北地区最大集装箱船提前合同期100天完成交付;11月,大船天津与河北工业大学、彼合彼方公司经过沟通协商,实现产业需求和专业教育融合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成立校企共建船舶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基地;2024年1月8日,大船天津为MSC地中海航运建造的16000TEU集装箱船5号船提前合同期67天命名交付,这些都是保税区船舶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大船天津在天津港保税区挂牌运营两年以来,积极践行天津市制造业立市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推动加快建设现代化船海装备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努力发展成为造船产业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全力打造大型民用船舶建造总装基地,推动港口经济、海洋经济发展。

  天津博迈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模块化制造的企业之一。FPSO作为浮式生产设备的代表性产品,引领着海洋油气开发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2023年,博迈科制造出世界最大吨位之一的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仅出口巴西一艘便创汇近10亿美元。该船的成功交付,填补了企业和天津地区浮式生产设备总装业务空白,为天津海洋工程产业集群发展发挥重要作用。“2024年还将有多个‘大块头’交付海外。”博迈科项目运营中心经理徐立品说。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是保税区海洋风能开发利用产业的代表企业,前不久太重滨海公司制造的旅大5-2 N WHPB导管架,在4列蓝色模块小车的承载下稳稳地登上驳船,以乘风破浪之姿,向深海驶去。建成后的导管架在太重码头装船后,将前往我国渤海辽东湾海域LD5-2北油田进行服务,为推动海上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此次货物的成功发运,再次体现了太重滨海公司“前港后厂”的区位布局优势。

  据悉,太重滨海公司还将充分发挥厂房、场地、生产加工配套等设备优势,搭建“制造+物流”服务共享平台,提供极大(重)装备制造加工、合拢拼接、整机滚装发运等“物流+”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共享平台,以码头资源为依托,做强做大海洋装备。

  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聚焦提升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重点实施创新领航、头雁带动、要素汇聚、场景驱动、制度创新五大工程,奋力推进一流港口经济示范区建设,助力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024年,天津港保税区内企业大船天津、博迈科、海油工程等项目工业产值预计增长 20%以上,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天津港保税区将打通海洋装备全产业、全生命周期的相关产业链,引导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9游会,构建海洋装备研发9游会、设计、制造、运维全产业链,加速打造世界级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为全力建成世界一流海洋先进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贡献保税力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